? 城里人為什么往山里跑呢?
因為山里人在山里,就像腳放進鞋子里一樣舒服。
因為城里人在山里,就像魚兒回到水里一樣舒服。
舒服第一境界:
曲幽谷里,身體盡情呼吸和舒展
密林古國
5月底,當我們進入綏寧黃桑,被鋪天蓋地的綠包裹,大口大口地呼吸著沒有塵埃的空氣,不約而同發(fā)出的第一聲感慨是:真舒服啊!驀然發(fā)覺,為什么我們一次次逃離城市,跑進大山?第一動力只是滿足我們對潔凈空氣的需求。擠進城市水泥森林里的人就像魚兒被提上了岸,竭盡全力都要再次回到水里。靜臥湘西南邊陲,有25.5萬畝森林的黃桑國家自然保護區(qū)無疑提供了足夠的負氧離子。
黃桑是怎樣的呢?走進它的曲幽谷,你就明白了。它是如此的野性自然,你甚至見不到任何人類修建的廟宇。一條所謂的路不過是偶爾在落葉和泥土上扔幾塊石頭,讓你可以蜻蜓點水,一座又一座的橋其實就是兩三棵長滿青苔的樹橫臥在溪上,讓你搖搖擺擺看不清溪中的倒影。但你可以看清身邊是一棵一棵說不出名字的大樹,黃桑有上百種珍稀植物;溪中是無窮變幻的石頭和自由流動的水,水隨意地組合成各種形狀的瀑布。
在黃桑,你不需要思想。呼吸,盡情地呼吸;舒展,和任何一株植物一樣,盡情地舒展。在城里,我們的身體被困在汽車里、電腦小隔間里,高層的鴿子籠里,在這里,自由地舒展吧,沒有人擋著你,你也不會礙著別人,每個人都有一片天空。
暴雨來了,落在黃桑的森林里,變成絲絲縷縷的雨簾,所有植物的根須和葉子都張開了嘴,可以聽到它們愉悅的吸水聲。峽谷里在雨中歡暢奔涌的溪水,如古典鋼琴曲,帶給你的是靜謐,是心的寧靜。直到見到六鵝洞瀑布,綠毯上突然一抹白綢凌空飛瀉而下,落在濃綠的谷底深潭,奏出鋼琴曲的最強音。傳說,七仙女下凡了,其他六位仙女跟隨而來,在瀑布下沐浴嬉戲,陶醉在黃桑的美景中,被一個樵夫看見,偸走了她們的衣服。六仙女羞愧難當,化成六只白天鵝,躲進了洞中。故名六鵝洞瀑布。令人驚異的是,從谷底看瀑布,氣勢磅礴似從天而降。當你手腳并用,從幾乎垂直的臺階爬上陡峭的山頂,再看她,卻只是隱在綠色山腰的一線白。
在黃桑舒服嗎?連天仙也要在這里脫去一切累贅,舒展身體,重新找回那個最本真的自我。
??? 舒服第二境界:
鐵杉林里,愛情有最美好的姿態(tài)
鐵杉林
身體舒服了,為什么你還若有所失?因為伊甸園里還要有愛情,這種情感總在永恒地折磨著人類。但只要你去過黃桑的鐵杉林,就會悟出當愛情呈現(xiàn)一種最美好的姿態(tài)時,就不是折磨,而是享受。
山下是一小塊的梯田,青箬笠綠蓑衣的農(nóng)婦正在雨中揮手寫下一行行綠色的詩。上山的石階則有如一串高低起伏的音符,節(jié)奏明快鏗鏘。兩旁新抽的竹筍沖破筍衣,直刺天空,一株株清麗脫俗。你想象著,鐵杉是像鐵一樣剛硬的有著刺的樹吧?是植物界最冰冷無情的硬漢吧?要不它如何躲過地球的億年劫難,成了第四紀冰川期遺存的珍貴物種呢?
但當你站在黃桑源頭山近3畝高低錯落的鐵杉林里,雨霧蒙蒙中,你首先感到的是秀美,雖然它們伸向天空的身姿如此挺拔,但一側(cè)的枝條都極盡柔美地伸展著,像跳芭蕾的女子承載相思的手臂。尤其令人驚訝的是,從高處往下看,你看到一片頎長的綠色身影,如詩似夢,從山谷里齊齊地往上踮起腳尖。有的竟然是兩棵緊緊地并排而立(根部又分明是一棵),不是一棵依附另一根,兩棵都是一種獨立的驕傲姿態(tài)。從低處往上看,卻只見一片裸露的粗大的根,前后左右,高高低低地連結(jié)在一起,緊密得你分辨不出那些根是哪一棵樹的。你突然明白,你見到了什么?這不就是一種最深沉的愛情嗎?在地愿為連理枝,向天,肩并肩地抵擋自然界的風霜雪雨。如果舒婷見了這片鐵杉林,她寫出的一定不是《致橡樹》,而是《致鐵杉》。
當無數(shù)的植物被歲月劫持而去,為什么38棵高達30米的鐵杉(最大一棵身高40米,胸脛107厘米),卻能在這片山上鶴立雞群,傲然成林?我相信,是愛情,讓它們刀槍不入,擁有稀有的抗腐能力,衣服腐爛了,內(nèi)里卻依然堅實如鐵。人類的愛情,如果也有這樣最美好的品質(zhì),該是多么賞心悅目,又哪會滋生出那么多麻辣的社會新聞?!
?? 舒服第三境界:
上堡古國里,天地人自在和諧
靜謐悠遠
身體舒展了,愛情滋養(yǎng)了,你的心舒服了嗎?當我們在黃桑國家自然保護區(qū)的上堡古國里,看到鼓樓里的男女老少,或坐或臥,談笑風生,心羨不已:他們才是真正舒服?。?/p>
這是一個海拔800米的苗族村寨,東西北三面都是高山,南面兩山合抱,是湘黔桂苗寨的前沿陣地。山有多高?你只看到云在山上飄。有兩條河,峽谷間的一條依著西邊的山正升騰起乳白色的云,另一條從北邊的老龍?zhí)镀俨及l(fā)源,一路穿村過寨。
我們緣溪而行進寨,最先看到的是一棵碩大的古樟,它檢閱著每一個進寨的人,然后是小廣場,大樹上垂下一根藤,四八姑娘節(jié),年輕人還搞過爬藤比賽。右邊是一片蓊蓊郁郁的樹林,林下立著好幾塊年代久遠的護林碑,在這里,讓牛碰壞一根竹筍都是要被處罰的。抬眼望,一座高高的風雨橋,橋左側(cè)是鼓樓,村民在休閑。細瞧,沒有一雙眼睛在注意你,他們把身體換一個更舒服的姿勢,看的是橋洞下溪水里潛水的鴨子,橋上兩只雙胞胎一樣覓食的母雞。
于是,我們就大膽地從鼓樓中間穿過,隨著山的攀升,進入這個苗寨的中心地帶。雨后的青石板反著光,兩邊皆是河里的石塊壘成的院墻,墻內(nèi)種著綠油油的菜。墻上是老綠的青苔,和屋頂杉樹皮上的青苔一起見證歲月真好。民居是四合院或吊腳樓的混搭,門口曬著做粑粑的小黃花或泡茶的樹葉。迎面撞上趕牛的女子和背娃娃的少婦。寨外就是梯田,層層疊疊反映著天光,水嘩嘩地在苗寨的各個角落流著,唱著一首天地人自在和諧的歌。
有誰會相信,這樣一個寧靜的村寨,曾經(jīng)硝煙彌漫,鮮血染紅了寨前的兩條河?明朝正統(tǒng)元年至天順年間,湘桂黔交界的苗民以上堡為中心發(fā)動大規(guī)模的武裝起義。1457年,李天保建立苗王國,稱“武烈王”,年號“建元武烈”。將苗族的疆域劃分為省、府、州、縣等行政單位,上堡村為苗國的首都。至今黃桑仍流傳著“界溪省、巴流府、雪林州、赤板縣、上堡有個金鑾殿”的歌謠。24年的起義,四圍的山上是連山的烽火臺,寨外用石塊砌成高墻,家家戶戶用石墻圍成院落,上堡成為一座堅固的石頭城。鼓樓和教場練兵。直至朝廷動用7個省的兵力10萬余人,才把起義鎮(zhèn)壓。
在上堡村里尋訪金鑾殿、忠烈祠、哨臺等遺跡,心里深深為苗族人追求自由的精神所感動。他們要求什么呢?只要求這一片大山屬于他們,這一片家園屬于他們。在這里,他們才體會到腳放進鞋子里的舒服。